响应全球环保趋势,公司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设计实践,积极采用环保材料,优化产品生命周期,降低能源消耗。我们致力于设计绿色低碳的产品,满足消费者对环保性能的关注。同时,通过仿生设计等创新手法,从自然界获取灵感,实现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,推动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。
在设计中,我们注重情感表达与用户体验的结合,通过形态、色彩、材质等设计元素,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。例如,为糖纸甜品设计的餐具系列,将典雅与甜点文化巧妙融合,提升用餐体验。我们深信,的设计不仅满足功能需求,更应触动人心,为用户创造愉悦的使用感受。 张英带领团队为美的设计COLMO洗衣机,领衔行业创新潮流。开发设计张英设计师
“用心设计,始终卓一”,这是张英一直秉持的设计理念,也是卓一设计集团的灵魂所在。在她眼中,设计绝非只是对产品外观的简单美化,更是一场深入挖掘产品功能潜力提升用户体验的深度探索。以团队为美的设计的智能洗衣机项目为例,项目启动初期,张英带领团队深入市场调研,与消费者面对面交流,收集大量一手反馈,捕捉用户在洗衣过程中的痛点。在设计构思阶段,团队开展多轮头脑风暴,会议室里常常讨论得热火朝天。张英从伦敦眼独特的环形结构中获得灵感,提出将其融入洗衣机设计的大胆设想。经过反复建模渲染、排版输出,打造出外观造型大气、独具特色的产品。 开发设计张英设计师张英善于挖掘产品潜在价值,通过设计赋予其全新的生命力。
早期沉淀:2006年毕业后,张英并未急于创业,而是先后在几家设计公司沉淀学习,并前往和商标注册事务所工作了一段时间,这段经历为她日后的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半创业尝试:2007年,张英尝试与小伙伴合伙创立一家设计公司,虽然这次尝试被张英称为“半创业”,但她从中积累了宝贵的市场开拓和经验。创立卓一:2011年,张英正式创立了宁波卓一工业设计有限公司(后发展为卓一设计集团),开始了她的创业之旅。公司名字“卓一”寓意独特、、专注,了她对产品设计的追求。业务拓展: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,张英于2018年创办了深圳卓一工业设计有限公司,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业务范围和影响力。
荣誉成就:张英曾荣获2015年“光华龙腾奖·中国设计业杰出青年”称号。她还获得了“中国工业设计杰出设计师”、“中国女性创业木兰奖”、“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浙江设计70人”等荣誉。
社会贡献:张英受邀成为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的外聘导师,帮助毕业生完成毕业设计,实现了她曾想要当一名老师的梦想。她积极投身公益事业,通过设计助力国内企业,让“国货”更强。
个人特质:张英具有知性、稳重的气质,善于将过往的经历娓娓道来。她对设计充满热情,将兴趣变成了专业,并始终秉持“活在当下”的理念。张英具有强大的执行力,她认为这是作为一个产品设计师重要的一点,并把这一要求贯彻在对员工的培养上。 张英的设计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,兼具文化底蕴与现代感。
早期经历:张英曾在几家设计公司沉淀学习,并去了和商标注册事务所工作了一段时间,这段经历使她巩固了专业知识,积累了实践技能。2007年,张英尝试与小伙伴合伙创立一家设计公司,这次经历被她称为“半创业”。创立卓一:2011年,张英正式创立了宁波卓一工业设计有限公司,专注于家电产品设计。卓一的设计理念是简洁,张英坚持“用心设计,始终卓一”的原则,致力于为客户的产品提升价值,为他们的品牌提升附加值。业务拓展:除了宁波卓一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外,张英还创办了宁波卓一产品设计有限公司、宁波深白色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。她的公司设计出的产品曾获德国“红点奖”、日本“优良设计大奖”、中国“设计智造大奖”、“工业设计奖”等等。她积极参与公益事业,捐赠设计作品,贡献社会力量。产品设计师张英产品设计
2025年获“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浙江设计70人”荣誉,贡献突出。开发设计张英设计师
同样获得该创意大奖的还有2012年“卓一”为清华大学设计研发的一款智能讲台,它将所需的影音设备,包括音响、麦克风、笔记本电脑、插座、电缆等等整合到一台讲台中,经过逐代升级改造,达到移动方便,使用简单,且还根据不同价格区间设置不同配置的效果。目前,这款智能讲台已在西南大学、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广泛应用。
如何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中站稳脚跟?如何将智能化较大程度地融入生活,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?这些都是工业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。张英钟爱日本的工业设计,原研哉、深泽直人、黑川雅之等都是她景仰的设计大师。她还是一个十足的“果粉”,一贯奉行“少即是多”的设计准则,尽可能通过更少更简约的方式将更多地设计价值呈现给消费者。 开发设计张英设计师
宁波卓一产品设计有限公司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,信息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。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
友情提醒: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,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,请谨慎对待,谨防上当受骗。